『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衍圣公
大汉·景帝时期
刘启轻哼一声。
“说他天真吧,还知道争夺皇位。”
“说他聪敏吧,却还想出这么个昏招。”
“兄终弟及…愚不可及!”
当自己是宋国吗?
宋国那也是溯源到商朝才有的兄终弟及的传统啊。
……
大唐·高祖时期
“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兄弟之间的争位不免常有。”
李渊看着未来跟自己‘父慈子孝’的李世民,心情复杂的说道:
“兄终弟及是无法抵挡住权力私有欲、独占欲的。”
“只有根据嫡、长这些先赋的或天定的条件,把皇位继承资格最大限度地限制在一个人身上,才能确立起比较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标准。”
“才可能杜绝其他皇子的非分之想,较好地避免诸子争立、骨肉相残的局面。”
“这是朕的想法。”
李世民明白,后来的他也是这么做的。
李建成则看着天幕,一动不动。
……
大宋
赵匡胤心中一股压抑不住的邪火再次升起!
“兄终弟及个屁!”
“最后落个绝嗣的下场!”
“不如给他们杀光以绝后患!”
浑身破烂的赵匡义顿时面如紫色。
……
天幕上。
耳边两侧垂发结环的蒙古幼童,正端坐于桌前。
身前,一名宽袍戴冠的儒生正手持《论语》讲解经意。
随着儒生的讲解,幼童脸上渐渐浮现孺慕之色。
……
【元仁宗幼年,其母答己聘名士李孟为辅导】
【为他讲论古先帝王得失成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义,还有治天下之经法】
【在这种熏陶影响下,元仁宗雅爱文学,崇尚儒术】
【即位以后,即拜李孟为中书平章政事,大力对武宗朝的弊政进行整顿。】
【武宗死后的第三天,当时为皇太子的元仁宗就下令将尚书省诸宰执以“变乱旧章,流毒百姓”的罪名处死】
【又召忽必烈一朝谙知政务有声望的汉人老臣等同议庶务。】
【并且先后采取了几方面措施】
【停止营建武宗时的中都,还中都所占民田,罢五台行工部,停止五台山营建佛寺者】
【并从李孟之请,“凡营缮悉罢之”】
……
大秦
嬴政臭着一张脸看着天幕。
都不用多想,猜都能猜到他们是拿谁举例!
好事没有大秦,破事一摸一个准!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现在春秋摆在面前了。
……
大汉
刘邦捻着须尾感叹一声。
“幸好有恒儿与询儿啊。”
“不然乃公这大汉就要砸刘彻那混小子手里了!”
“打仗也就算了,脑袋被猪拱了?还求个鬼的仙!”
……
大汉·灵帝时期
刘宏回想了一下。
大兴土木这事还轮不到朕当例子。
前面有始皇帝,后面有隋炀帝。
我算什么小东西。
……
大隋
杨坚再次黑了脸。
“真是耻辱!”
“朕就该宰了他!”
独孤伽罗抱着幼世民,闻言眼神一沉。
若是世民登基后,有人拿旧事扯出事端又该如何?
她看向熟睡的婴孩。
再次背上弑兄之名?
让天下再次处于非议?
她看了眼骂骂咧咧的杨坚。
紧了紧双臂。
还有李家……
都是麻烦!
需要清除!
……
【面对财政岌岌可危的状况,元仁宗裁省中书省之冗司,裁撤大量吃闲饭的冗员】
【废除武宗朝“坐大”的各类僧侣,退出大量良田】
【将武宗时已发各处的钞本及至大铜钱,截日封贮,民间行使者,赴行用库倒换。忽必烈时期的中统钞照旧行用。】
【同时唯才是举,不再像武宗那样唯蒙古人、钦察人是用,而是不拘一格,重用有才华者,无论其出身的种族或宗教信仰。】
【因崇拜唐太宗,命人将《贞观政要》翻译为蒙古文,还命人翻译了《资治通鉴》等,分发给诸王、贵族、大臣学习】
【公元1314年,经中书省提议,元仁宗封孔子第五十三代孙世袭为衍圣公。】
【又规定以周敦颐、二程、张载、邵雍、司马光、朱熹、张栻、吕祖谦和许衡从祀孔庙。】
【后来,又封孟子后人为邾国公。】
……
{来了,流水的王朝,铁打的衍圣公。}
{只要王朝还需要儒生当官,孔府就都能得到当朝皇帝的礼遇,所以是谁当皇帝对孔府来说都无所谓。因此孔圣人提倡的“忠”,孔家人从来不当回事。}
{衍圣公这个职位是宋代才出现,离孔子的春秋时代隔了这么多年,这个衍圣公是不是真正的孔子后人谁知道啊。}
{孔子的后代不是在孔融那一代断了吗?还是说我记错了?确实了解的不太多,有没有懂的大佬来科普一下?}
{七十五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
……
大汉·武帝时期
卫子夫都惊呆了。
这骂的好脏啊!
刘彻倒是不在意。
从未听闻过孔伯鱼之学能胜过子贡。
儒家传承又不讲究“嫡长子”
不过……
刘彻还是嫌恶的甩甩衣袖。
看来得寻个由头,将儒与孔家分割开来了。
不然,后果就是宋朝诸帝谓于宋太祖。
凭白拖入泥潭。
……
曹魏·(魏国统一时间线)
曹操捋着胡须面不改色。
杀都杀了,还能怎样啊?
不过相对比与这个孔家,孔融的确不辱孔家之名。
据理力争,不畏生死。
至于这孔家……
曹操略有几分猜测。
有个操作叫做旁支附会。
按史载,三国以后就是五胡乱华,那这期间有大把操作时间。
有个旁支扯虎皮做大旗也不是什么难事。
而且,天幕也讲了,衍圣公这个封号是宋朝才出现的。
那在此之前的孔家也只是世族而已。
那五代时期说不准又换了一次呢。
“托圣人之名,行苟且之事!”
“有辱斯文!”
曹操在那盘逻辑,刘备这可是忍不了!
“一群辱没祖宗的东西!”
……
大宋·哲宗时期
正在奔波处理赵佶一脉的司马光只感觉天都塌了!
“我…我……”
对于儒生来讲,从祀孔庙是莫大荣耀,甚至比入太庙更高一筹。
但他绝不想用这种方式进去!
“噗!”
羞恼激动间,一口老血喷出。
伏案倒下,晕死过去。
……
【公元1313年十一月,元仁宗以行科举诏颁布天下】
【每三年开试一次,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道。】
【公元1314年十二月,任命李孟为中书平章政事,一力主持重开科举事宜。】
【公元1315年二月,元朝开国以来第一次科举考试终于开始】
【从至元以来屡议屡格的科举制度始正式举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进士分左右榜,蒙古、色目为右榜,汉人、南人为左榜。】
【考试的科目和出身的待遇,也有难易厚薄的不同。】
【例如蒙古、色目每试二场,只考经问及策。】
【汉人、南人则试三场,除试经及策外,并试古赋、诏、诰、章、表等。】
【且,凡蒙古人由科举出身的,授从六品官,色目、汉人则递降一级。】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