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栖春山 > 第二百章 攻心

我的书架

第二百章 攻心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还没有。”

苏宛捂唇,轻咳一声,语气似有涩然。

南凉皇帝龙体欠安,皇三子宋兰亭,因太子因病薨逝,依祖制行监国之责,肩挑重担,步履维艰。

边疆烽火连天,北弥二十万大军如潮汹涌,薛雅之智勇无双,携朱雀,白虎二营,铁骑所至,所向披靡。

本已攻破苏凌祁州两郡,剑指汝阳。

怎料,南凉一名不见经传的沙场小将,尚不足弱冠之龄,手段霹雳,手下又极悍勇,竟以十万人数,抗北弥二十万众,不落下风。

反是薛雅之连遭挫败,不仅没能攻下汝阳,连祁州郡,也被迫拱手让人,退守苏凌。

盛飞鸾唇边浮起一丝讥笑:“我南凉遣使和亲,本欲息兵止戈,怎料你们堂堂大国,这般言而无信!”

早知和了亲是打,不和亲,也是打,她才不会被谢行湛的一番说辞打动,心甘情愿的替了陆温,又入了北。

此时已入静夜,苏宛静立于窗前,月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于面庞,映照出他皎而无暇的面庞。

他的声音分明柔和,却带着不容小觑的威迫:

“陆衍,你我都清楚,裕丰帝并非良主,南凉沉疴积弊,积重难返,你要护的,究竟是南凉的王权,还是南凉的百姓?”

陆衍嗓音凌冽似冰:“既护王权,也护百姓。”

苏宛微微一笑:“我相信你,不止一次的想过要杀入北弥,夺取北弥的土地,可是,每一次的南北战争,北弥薛灵安也好,南凉陆祁也好。”

“你来我往,数次交手,不分上下,正因这不分上下,战争永无停止,只会生灵涂炭。”

陆衍淡淡道:“各凭本事,能者居之。”

苏宛眉头一皱:“可你有没有想过,战争只在权力者的脑海里过上一遍,便可随意发动,可到最后,只有母亲,会失去她的孩子,只有妻子,会失去她的丈夫。”

陆衍顿了一顿,幽幽凉凉的发出质问:“战争,是你北弥所挑起的。”

苏宛道:“若北弥能一统天下,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无论北弥,南凉,抑或异国百姓,皆为汉民。”

“此后车同文,书同轨,说一样的语言,学一样的道理,又怎么再有战争?”

陆衍眼神中没有丝毫的颓丧,反而显出一丝顽劣笑意:

“苏大人,你既如此爱好和平,那还不快快劝劝你家圣上,降我南凉,向我国俯首称臣。”

“你北弥既为我国附属,自然有资格习我朝文字,说我朝语言,读我朝诗书,那时,自然不会再有战争。”

苏宛噎了一噎,拂袖冷笑:“本官敬你怜我灵台百姓,待你诸多退让,又怜你身受重伤,放你出了水牢,你竟如此不识好歹。”

陆衍目色悠然,分毫未惧:“将我幽禁于此,苏大人便是这样报答自己的救命恩人?”

苏宛笑了笑,坐到床前,与陆衍直直对视:“陆衍,可惜,你们还是会输的。”

……

太子已死,三百朝臣,八百百姓尽诛,天地苍茫。

自裕丰帝缠绵病榻,安王监国,手段狠辣,攻势凌厉,很快将杨氏一族、云洲八族尽数诛灭,内阁亦被全部清洗。

太子遗党为求生存,逢迎三王,被尽数褫夺官职,变作闲人。

尸位素餐者一少,又因监国的这位殿下,是个眼里丝毫揉不得沙子的。

短短几月,政治清明,一片欣欣向荣。

只是,苏凌郡破,战火燃至祁州、汝阳,然而汝阳危在旦夕之时,秦无疏挽狂澜,收复祁州,将北弥铁蹄阻于苏凌。

夜起月升,细雨如缕。

秦无疏静坐书房,昏黄的烛火摇摇曳曳。

一名亲卫捧着邸报,低声禀报今日军情政务。

她出声打断:“归远侯可有消息?”

亲卫回:“暂无。”

秦无疏疲惫的按了按太阳穴:“叫虎鹤卫卫长来见我。”

“是。”

虎鹤卫卫长景沅进了屋中,朝秦无疏作揖:“拜见秦将军。”

“敢问卫长一句,外通寮现在何人主事?”

“属下不知。”

秦无疏皱起眉头:“观星寮现在何人主事?”

“属下不知。”

秦无疏面色一冷,凉凉道:“那你就说些你知道的。”

景沅面色淡淡:“若非军务,关于夜宴司之事,还请将军与谢大人商议。”

“谢大人日日告病,莫说我了,连三殿下都寻不得他,怎么找他商议?”

“属下不知。”

“你知道他在何处么?”

“属下不知。”

秦无疏气极反笑:“你就只会说废话么?”

“属下知罪。”

“再拖下去,归远侯和郡主,还救不救了?”

景沅闻听此言,冷笑一声,唇角浮出轻蔑一笑:“人人都死得,怎么他们俩,就死不得?”

秦无疏重重一拂袖袍:“滚出去。”

秦家亲卫匆匆跑进书房,急声道:“小公子,不好了,有东西在天上飞。”

“什么东西?”

“小公子还是亲自来看看吧。”

静空之中,秦无疏立于烽火台,旁侧是熊熊火焰,几乎照亮了半边的天,夜幕中竟飘着五彩斑斓,各式各样的风筝。

风筝之下,挂着精致的图册,每一幅画,每一副图,都描绘着当今南凉,权利至高无上的那位。

种种不为人知的恶行。

从杀兄弑父、残害忠良,到肆意凌杀百姓,生吞人肉,生食人脑,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如同利剑,直刺人心,

秦无疏眉头一皱:“妖言惑众,速速打落下来,焚烧干净,若流于民间,人心浮动,后果不堪设想。”

“是。”

她又嘱咐道:“务必确保,无一遗漏。”

秦无疏回了书房,才从怀中取出那张从风筝上取下的图册。

笔触细密,描述详尽,有地名,有人名,加之五福延寿之法,又是两海地区流传已久的说法。

竟……竟不像是杜撰而成的。

她揉了揉眉头,轻声自语:“你究竟是何方神圣……”

翌日清晨,雾气浮浮。

因那些风筝是于夜色中悄然降临,百姓晨起拾柴,便从家门口捡了许多回去。

识字的,便看字,不识字的,便看图册,而后,一传十,十传百。

街头巷尾,百姓议论纷纷。

有人说:“那图册上的话,全是忽悠咱们的,北弥老狗都兵临城下了,不使点阴招怎么可能?”

又有人说:“对,这是攻心,等着咱投降呢。”

有人道:“可,五郡失子案,整整七年了,的确至今未破呀。”

有人附和道:“那也不可能是陛下做的呀,陛下什么山珍海味吃不着,有什么必要吃人肉?”

有人遍体绫罗绸缎,心中一动,上前搭话:“说起来,那五毒延寿之法,真的能长生不老?”

一蓬洲百姓,因避扶桑浪人,迁徙而来:“那玩意儿也就是个说法,信则有之,不信则无。”

两鬓花白的老者叹了口气:“总不见得,你真要找个孩子,去试试不成吧?”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