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楚 > 第十八章:匈奴来犯!

我的书架

第十八章:匈奴来犯!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大汉王朝内部渐显繁荣之象,市井街巷中弥漫着祥和的气息。

清晨,阳光温柔地洒在长安城的青石板路上,街边的店铺陆续开张,伙计们忙碌地擦拭着柜台,准备迎接新一天的生意。

百姓们的生活日益安稳,笑容在他们的脸上逐渐绽放。

孩子们在巷子里嬉笑玩耍,手里拿着自制的竹马,你追我赶,欢笑声此起彼伏。

老人们坐在门口晒着太阳,唠着家常,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脸上的皱纹里藏满了岁月的痕迹。

妇女们挎着篮子,精心挑选着新鲜的蔬果,与摊主讨价还价,声音清脆而响亮,生活充满了平淡而真实的幸福。

然而,遥远的边境之地却被战争的阴霾重重笼罩,时刻不得安宁。

匈奴,这个剽悍的游牧民族,常年在广袤的草原上迁徙。

狂风呼啸着掠过一望无际的草原,匈奴人的营帐在风中摇曳。

他们因其生产生活物资的极度匮乏,对富饶丰腴的中原始终虎视眈眈。

那一双双贪婪的眼睛里燃烧着无尽的欲望,仿佛饿狼看到了肥美的羔羊。

他们渴望着掠夺中原的人口、充裕的粮食和数之不尽的财富,以填补自身的匮乏,满足发展的需求。

每当新的单于即位,为了树立起至高无上的政治和军事权威,便毫不犹豫地将锋利的矛头指向中原。

在汉文帝在位期间,匈奴单于历经冒顿、老上、军臣三朝,政权的更迭让匈奴内部的权力斗争愈发激烈。

各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和权力,明争暗斗,矛盾重重。

为了转移内部的矛盾,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大汉的侵扰也愈发频繁。

他们深知大汉初建,国力尚在恢复之中,根基未稳。

于是,试图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入侵来试探汉朝的军事实力、防御部署以及应对策略,妄图在未来的交锋中抢占先机,这既是他们的狡黠,也是他们膨胀的野心。

汉文帝前元三年,那是一个令人揪心的年份。

春风尚未吹绿中原大地,依旧带着丝丝寒意。

冒顿单于当政时,匈奴右贤王率领数万铁骑,如狂暴的旋风般呼啸而来。

马蹄声震碎了边疆的宁静,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瞬间,他们如汹涌的洪水般冲破了边境的防线,侵占了河南地,并进袭上郡。

百姓们原本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陷入极度的惊恐之中。

白发苍苍的老人紧紧拉着年幼的孩子,粗糙的手因为恐惧而颤抖,脸上写满了绝望与无助。

妇女们背着沉甸甸的行囊,慌乱中顾不上整理凌乱的发丝,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人们四处奔逃,哭声、喊声、呼救声交织在一起,震彻天地。

村庄在熊熊烈火中燃烧,黑烟滚滚升腾,农田被践踏得一片狼藉,绿油油的麦苗被马蹄碾碎。

曾经安宁的家园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到处是残垣断壁,鲜血染红了土地。

文帝前元十四年的寒冬,更是让人心惊胆寒。

凛冽的寒风如锋利的刀刃,刮在人的脸上生疼。

在这冰天雪地之中,老上单于亲自统率十四万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汹汹而入北地郡。他们的战马嘶鸣,旌旗蔽空,一路势如破竹!

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火光冲天。

朝那、萧关、彭阳相继沦陷,百姓们惨遭屠戮,房屋被付之一炬。

其前锋如鬼魅般直抵岐州雍、甘泉,距离长安仅仅二百里!

整个大汉朝廷为之震动,人心惶惶。

朝堂之上,大臣们面色凝重,焦急地商议对策。

有人主张求和,认为大汉此时不宜与匈奴硬拼,应当以和为贵,继续和亲,避免生灵涂炭!

有人主张出兵抵抗,认为大汉不能示弱,应当展现出强硬的姿态,保卫家园。

争论不休中,汉文帝刘恒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目光中透露出坚定和忧虑。

他深知国家的安危系于一线,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

百姓们日夜祈祷着和平的降临,寺庙里香火不断,烟雾缭绕。

人们祈求上苍保佑大汉度过这场劫难,妇女们在家中为前线的将士们缝制棉衣,希望能给他们带去一丝温暖。

面对匈奴的频繁进犯,汉文帝刘恒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他在寝宫的窗前久久伫立,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

月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他深深的忧虑!

心想,这都入侵到家来了,还怎可忍让?

于是,他紧皱眉头,在朝堂上踱步思索,最终果断派了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抵御匈奴!

宗正卿刘礼率领的军队驻守灞上,祝兹侯徐厉屯兵棘门,而河内太守周亚夫则守卫细柳,他们肩负起了保卫长安城的千钧重任。

一日,阳光洒在大地上,驱散了些许冬日的寒冷。

文帝决定亲自前往犒劳军队,以振奋士气!

当文帝的车驾抵达刘礼的灞上军营时,只见营门大开,将士们嘻嘻哈哈,毫无警觉。

有的士兵甚至围坐在一起赌博,骰子在手中摇晃,口中还喊着粗俗的话语。

对文帝的车驾视而不见,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玩乐之中。

文帝的车驾一路畅通无阻,将士们接驾送驾也如平常一般,军纪松散,让文帝眉头紧皱,心中满是忧虑。

接着,车驾来到徐厉的棘门军营,情况亦是如此!

士兵们懒懒散散,有的靠在营帐边打盹,嘴角还流着口水~

有的在闲聊说笑,手中挥舞着破旧的长枪,仿佛在表演杂耍。

对文帝刘恒的到来没有表现出应有的严肃和敬意,这让文帝的脸色愈发阴沉,心中的担忧愈发沉重。

然而,当文帝的车驾来到周亚夫的细柳军营时,情况却截然不同!

前边开道的士兵刚到营寨门口,就被无情地拦在外面。

军门都尉一脸严肃,高声喝道:

“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皇帝诏令!”

文帝无奈,只得派使者拿符节进去通报。

良久,周亚夫才下令打开寨门迎接。

刚进营门,守营士兵又严肃告知文帝的随从说!

“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

文帝一行只得缓缓而行。

道路两旁的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目光坚定,身姿挺拔如松。

他们手持长枪,腰佩利剑,盔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威严。

终于来到军中大帐前,只见周亚夫一身戎装,威风凛凛。

他头戴铜盔,盔缨随风飘动,宛如燃烧的火焰。

身披铁甲,甲片紧密相连,闪烁着寒芒。

手持锋利的兵器,刃口锋利无比,仿佛能斩断一切。

向文帝行拱手礼,并说道:

“介胄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臣下以军中之礼拜见。”

文帝心中虽有一丝惊讶,但更多的是深深的赞许。

他看到了周亚夫的严谨和忠诚,看到了这支军队的纪律和士气,仿佛看到了大汉抵御外敌的希望之光。

离开细柳营后,文帝感慨万千~

“这才是真将军啊!那些霸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是儿戏一般。如果敌人来偷袭,恐怕他们的将军也要被俘虏了。可周亚夫怎么可能有机会被敌人偷袭呢?”

自此,文帝对周亚夫信任有加,坚信有如此治军严谨之将,大汉边境终将会迎来安宁的日子!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