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这些人日后三代以内不会准许他们进入到官府之中。至于孔有德等叛军首领,在和家人团聚过之后尽数被处斩。头颅被腌制之后,连通铠甲兵器一起被封存。
其他的叛军及其家眷一并打成奴隶,连奴隶名册也一并制定了出来。他们将被打散分配到各个居民点,并负责危险的工作。不过刘佩不会苛待他们。这些人虽然是奴隶,但他们的下一代经过教育之后却可以成为平民,好补充刘佩在东南亚的人力不足。
所有被打成奴隶的人面上都要刺字,好显示与众不同。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他们逃跑。更重要的是,就要让刘佩所有治下的人都看到投靠异族是什么样的下场?
吴毅洲这里忙乱异常,而在登州方面,朱大典他们已经接连欢庆了数日!一方面是为了发泄大战后的情绪,同时也是在等待黄龙那头传来的消息,看是否拦截孔有德成功?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等待朝廷的封赏。
结果十余日之后,朝廷的封赏还没到,黄龙的消息却先到了!说道黄龙,笔者觉得必须要在这里郑重的介绍一下。在明朝末年,黄龙是一个在史书上被低估的武将。他的名声非常小,但是此人的功劳其实非常大。不说别的,他稳定住东江军,没有让他们溃散,作乱就是大功一件了!
黄龙为江西南昌人,原是援辽的下级军官,积军功一点点升迁,终于东江乱象四起之际担任上了总兵,在明清年间的大舞台开始了他短暂而壮丽的谢幕演出。
话说,袁崇焕于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五日斩杀了毛文龙后,将东江镇分为四协,命令陈继盛、刘兴祚、毛承禄等人分管。因为陈继盛是毛文龙的老人,跟随毛文龙奔袭镇江、开镇东江,屡立战功,所以担任副总兵。
袁崇焕以议饷为名,诱毛文龙前往双岛捕杀。陈继盛曾劝毛文龙:“袁督师若要劳军议饷,直来皮岛便是,何必屯于双岛?还请大帅多带兵丁,以图万一。”
毛文龙却认为陈继盛是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认为袁崇焕不至于随意行凶杀人,拒绝了陈继盛的劝阻,无端丢了性命。
袁崇焕觉察到陈继盛是毛文龙的死党,又把东江合为两协,由陈继盛,刘兴祚分领。而刘兴祚暗中投靠袁崇焕,所以袁崇焕特意留他在东江,意在挑拨东江内乱,准备借他的手除掉陈继盛。
果然,崇祯三年(1632年)四月十二日,刘兴祚之弟东江军协事都司刘兴治仿效袁崇焕谋杀毛文龙之恶劣行径,假承辽东督师孙承宗之命,谋杀了陈继盛,然后率军投靠了后金,是为“东江之乱”。
于是在这种背景下,兵部尚书梁廷栋、登莱巡抚孙元化推荐毛文龙部将黄龙任东江总兵。
黄龙接任了东江总兵后,以铁腕策略斩杀了叛军刘兴治,清除了阴通后金的内奸,化解了岛上危机。但是,岛上的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只服毛文龙,不肯服从黄龙的命令,还与黄龙发生冲突,所以最后他们率部投登莱巡抚孙元化。
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大举围攻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城中守将祖大寿大急,四下求救。孙元化令孔有德以八百骑赴援。兵至吴桥,遇大雪,部队给养不足,士兵与当地望族冲突引发哗变。
孔有德弹压不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发动兵变,攻陷登州,并派人招揽皮岛中诸将。当时黄龙分兵四出,抚定诸岛,诛杀叛逆。其本人引军驻扎旅顺口,以保证援军道路来往畅通。
后来孔有德、耿仲明在登州拘捕到了黄龙的母、妻及幼子。孔有德取黄母头上金簪招降黄龙。黄龙面对母亲的金簪,泪如雨下,却只是对簪跪拜,坚拒不降。
孔有德、耿仲明转而诱降黄龙十二岁的幼子,想通过小孩胁迫黄龙。但黄龙的幼子很有节气,破口大骂孔、耿二人,下场很惨,“被杀,头落几上”。黄龙的母、妻也随之被害。
崇祯六年(1633)二月,孔有德、耿仲明在明朝官兵的围剿下,难于据守,航海遁去。黄龙预料孔有德等人必经旅顺,出兵邀击。
一番激战下来,黄龙军斩叛将李应元,生擒毛承禄、苏有功、陈光福及其党高志祥等十六人,获首级一千有奇,夺还妇女无算,献俘于朝。
孔有德等视为奇耻大恨,投降后金后,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七月引后金的兵部贝勒岳托、户部贝勒德格类统率马步大军进犯旅顺。
本来,后金没有水军,缺乏攻坚炮火,得孔、耿降降献的战船百余只、红夷炮六七门,军力大振,此番以孔、耿做攻城先导,对旅顺乃是志在必得。
面对强敌,黄龙镇定自若,以固守旅顺为己任,挥军奋战,先后杀死信费英东之子纳海、参领岳乐顺、护军校额德、千总程国辅、骑都尉塔纳喀等多名后金将领。
但是战斗旷日持久,明军火药矢石俱尽,且后继无援,黄龙料定不能免,从容安排后事,对部将谭应华说:“敌众我寡,今夕城必破。若速持吾印送登州,不能赴,即投诸海可也。”意思就是能把大印送到登州就送到登州,不能送到登州,就算扔到海里,也不能落入叛将手中。
其后,后金围城愈急,直至城破,黄龙见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就慷慨横剑,壮烈殉国!
随后,黄龙部将李惟鸾自焚其家属,与项作临、樊化龙、张大禄、尚可义等人战斗到最后一刻,力尽而亡。
崇祯接到文书大为感慨,追赠黄龙左都督,赐祭葬,予世袭,建祠“显忠”,李惟鸾等一干忠臣义士附祀。
其实在明末的这段历史上,有无数忠贞之士慷慨奔赴国难!他们或是名门望族,或是升斗小民,但是共同的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的危亡不惜抛却生命!只是明末乱战,导致太多的史料缺失,再加上大清的文字狱更是淹没了一切,导致有太多的英雄名字消失在历史中!可悲,可叹!